
林治民練習放置保護點
翁紹評
第三階段課程
保護點 / 固定點架設
課程目標
這堂課不是完整的單繩距傳統攀登課程,本課程只專注在傳統攀登極重要、且最基礎的「保護點以及固定點架設」。(若不太瞭解傳統攀登,請參考:何謂傳統攀登?)
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,一個完整的單繩距課程涵蓋內容可能太繁複,而且夾雜太多「系統架設」教學,這可能造成兩種結果:1) 學習者很難全部了解、消化;2) 即使了解,也會因上課時間有限導致實作經驗不足,尤其是最重要的保護點以及固定點架設技能。而傳統攀登首重實作,沒有經過不斷地重複實作驗證,所學的知識或技能是不紮實的,而不紮實的技能可能會導致攀登的不安全。
而且傳統攀登極少單繩距 (龍洞是特例),一般 (國外) 多為多繩距,因此就算完成了單繩距攀登課程,若保護點或固定點架設能力不足,是很難進入真正傳統攀登領域的。
因此我們設計了「第三階段課程」,重點放在保護點以及固定點架設練習。保護點 / 固定點架設是傳統攀登的核心技能,是靈魂,但往往也是傳統攀登者最難突破的難關,或稱「心魔」。因為一般人往往對自己所放置的保護點 / 固定點沒有信心,進而無法嘗試更具挑戰性的路線。這是非常可惜的,終究傳統多繩距攀登才是真正的技術攀登。但一旦跨過保護點 / 固定點架設這個門檻,多繩距攀登所需熟練的一些系統以及自我救援技能,其實不難,學得會比較快,也會比較有機會練習。
保護點 / 固定點架設也一定會牽涉到其它有關安全的觀念以及操作細節,並非想像中容易,否則也不會成為「門檻」。所以藉由保護點 / 固定點架設,我們也學習、了解、實作其它與攀岩安全息息相關的觀念與技術,譬如各式岩楔的基本原理、一些重要繩結、架設確保站的技巧和考量、懸吊確保、系統轉換、系統受力方向的觀念、墜落衝擊力的了解和計算等等。
總之,「保護點 / 固定點架設」是傳統攀登的基⽯,藉由它,攀岩者接觸並學習傳統攀登的精髓、熟悉並提昇安全觀念、同時加強心理素質,為未來的多繩距進階攀登打下紮實的基礎。
為達成這個目標,我們必須讓學員:
.jpg)
熟悉各種傳統器械的演變、發展、特性、以及適用性

熟悉「保護點 / 固定點架設三大原則」,不斷練習以傳統器械架設保護點 (protection) 與固定點 (anchors),並培養判斷自己所架設保護點或固定點優劣的能力

了解「固定點系統」(anchor system / belay station) 所需理論和知識,並熟悉使用傳攀器材架設各種「固定點/確保站系統」,檢視所架設系統是否趨近安全原則,並熟悉改善方法

熟悉傳統攀登常使用之繩結及其功能 (含繩結原理、左右手 / 單手打結)

了解並熟悉傳統攀登必備的安全觀念和好習慣,譬如:系統受力方向、測試的重要性、先鋒墜落和 確保應注意事項、繩索管理、封閉系統、以及各種系統轉換有關之種種考量

熟悉簡易的「墜落衝擊力」試算,並藉以判斷各種墜落可能帶給保護點、固定點、系統、以及攀爬者的衝擊。
課程規劃
3hr
室內課
圓山捷運站廣場
+
36hr
戶外課
龍洞岩場
=
39hr
室內課
圓山捷運站廣場
-
檢視學員需自備之裝備
-
公裝分配、發給
-
驗收基礎繩結
-
學習打簡易馬鐙
- 練習「靜態分力」、「動態分力」、「三合一系統」
- 練習確保時「繩索管理」
- 其它注意事項
Day1 戶外課
龍洞岩場
-
搭天幕
-
地面「保護點/固定點架設三大原則」示範、練習
-
簡易人工攀登示範、練習
-
懸吊確保以及繩索管理示範、練習
-
固定點/確保站實際架設(三合一系統)
-
學員以繩隊方式開始攀登路線,架設不同器械 (nut/tricam/hex/SLCD) 保護點,以先鋒墜落方式測試所架設保護點,並計算「墜落係數」
-
教練全程陪同,與學員討論評估每一保護點,以及改善方法
Day2 戶外課
龍洞岩場
-
不同路線,繼續前一天之「保護點/固定點系統架設」練習
Day3 戶外課
龍洞岩場
-
搭天幕
-
不同路線,繼續前一天之「保護點/固定點系統架設」練習
Day4 戶外課
龍洞岩場
-
不同路線,繼續前一天之「保護點/固定點系統架設」練習
學員資格
基本條件
-
具先鋒確保能力;以及
-
參加過「百合搖滾」所開課程;或年滿18歲,且能先鋒完攀 (不 take,未墜落) 內湖岩場至少一條 5.7(或以上) 路線;或先鋒完攀 (不 take,未墜落) 其它天然或人工岩場至少一條 5.9 (或以上) 路線;
基本繩結技巧
為提升上課效率,所有學員均須於課前自行預習以下繩結,第一天室內課驗收;若不熟悉,可參考所發「第三階段課程教材講義」,其「附件:繩結」中有連結,可點擊觀看由 REI 製作的繩結教學影片。
-
單結
Overhand knot
-
雙單結
Double overhand knot / stopper knot
-
稱人結
Bowline knot
-
繩耳八字結
Figure eight on a bight
-
繩耳單結
Overhand on a bight
-
大團結
Big honking knot/BHK
-
雙套結
Clove hitch
-
回穿八字結
Figure eight follow through
-
栓牛結
Girth hitch
學員之「必要裝備」以及「選項裝備」
傳統攀登需較多裝備,但裝備不應成為參與課程的門檻,所以我們提供全部課程所需之被動岩楔 (例如 nut、tricam、hex 等)、主動岩楔 (例如「好朋友」),還有攀登主繩、靜力繩、各式鈎環、繩環,以及其它所需裝備,諸如天幕、細繩、防磨布等,各位不需自備;
下列則為您必備之個人裝備,請查看並準備齊全。
報名須知
本課程採定期制,8人開課,上限10人,教練/學員比 —— 1:2
請參閱「定期課程」簡章,並請逕自完成報名手續(亦即 填寫「定期課程報名表」以及繳費)。
課程費用
1)一般岩友 NT$25,000;
2)參與過「百合搖滾」任何課程同好 NT$23,000;
*含所有上課期間保險費、教材講義、器材折舊、耗損。
報名手續
有關報名方式、繳費方式、以及其它有關上課、退費、補課、保險、請假等事項,請參考「定期課程」簡章。
期數 / 日期
第 20250807 期
-
8/7(星期四 – 室內課3小時)
-
8/9 & 10(星期六/日 – 龍洞)
-
8/16 & 17(星期六/日 – 龍洞)
第 20250911 期
-
9/11(星期四 – 室內課3小時)
-
9/13 & 14(星期六/日 – 龍洞)
-
9/20 & 21(星期六/日 – 龍洞)
第 20251016 期
-
10/16(星期四 – 室內課3小時)
-
10/18 & 19(星期六/日 – 龍洞)
-
10/25 & 26(星期六/日 – 龍洞)
教材講義
完成報名手續後,將收到一份教練編寫的教材,內容為所有上課必須了解的繩結知識、岩楔基本原理和架設原則、保護點/確保站架設基本原理和原則、以及傳統攀登必須注意以及養成的安全好習慣等,含示意圖、照片、以及影片連結,供學員於課前預習。
因上課時間有限,課程將以實際操作為主,有關原理原則部份,因已涵蓋在教材裡,除非必要或學員提出問題需要澄清,否則將不會在上課期間再度細述以免佔據寶貴的練習時間。
若有任何疑問,歡迎來信:wildlily.rocks@gmail.com,我們將儘力為您釋疑。